新闻资讯 NEWS
以小型私营为主,近 90% 的石雕企业都属于小规模企业;从企 业管理方面来看,基本都通过家族的方式来进行管理;从企业 运营方面来看,整体的经营较为灵活,但同时风险很高,收益 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惠安石雕的小规模企业难以在市场竞争 中占据优势,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魏晋与中原文化的特征。例如,在王潮墓的石构墓室和墓 前的石雕中都含有中原的风格。这个时期的石雕主要是墓 石,其制作材料为花岗岩,制作出的石雕成品的体积比较 小,该时期的石雕产业属于萌芽期。
(二)文化品牌形象薄弱 虽然惠安石雕企业生产了很多精美的作品,其影雕甚至有 “中华一绝”之称,但是在品牌创新和文化品牌形象打造方面 仍然十分薄弱,一旦精美的石雕作品面世就极容易被复制,大 大降低了石雕作品的创新性,使得文化产品难以成为高端的形 象品牌。 (三)技术创新发展缓慢 石雕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设备、产品创意等各个方面的 共同发展,然而,目前的石雕劳动力市场十分匮乏,不仅原材 料成本逐渐增大,而且拥有精湛技艺的专业人才也少,所以很 难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采用高新的技术来对石雕 进行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生产,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与品质是当 下石雕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专业人才缺乏 当下石雕行业的技术人才以“60 后”“70 后”为主,这 两代人有着崇高的传统工匠精神,能够吃苦耐劳,但是随着工 匠们的年龄逐渐增大以及石雕行业环境的影响,石雕工艺技术 人才越来越少,而年轻一代又不愿从事石雕行业的工作。因此, 石雕产业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缺乏”的危机,从而制约了惠安 石雕的发展。 二、惠安石雕产业的历史发展变迁历程 (一)石雕产业萌芽期 惠安石雕自西晋末年开始萌芽,因为中原人民的迁徙而带 入南方。早在 1600 多年前,石雕成品已经被广泛应用,其含有
[摘 要]福建惠安是中国石雕材质加工最强、技艺最精湛、技术最先进、出口量最大的文化古都。但是,近几
年的国内外经济状况并不景气,惠安石雕的产值逐渐降低,甚至成了“夕阳产业”,因此,惠安石雕产业面临着转型和
升级的问题。现从惠安石雕的产业现状与问题入手,分析了石雕产业的四大问题;然后介绍了石雕产业发展变迁历程;
(二)石雕产业发展期 惠安石雕产业在宋明时期进入发展的阶段,技艺手法 得到提高,产业规模逐渐壮大,经济与文化交流呈现繁荣 与融合的多元化景象,并且雕刻出的艺术作品具有灵性而 呈现世俗化。例如,现存在于寺院中的宗教石刻成品,其 文化内容十分丰富,石雕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 (三)石雕产业成熟期 惠安石雕产业在清朝进入发展的成熟阶段,历经几百 年,惠安石雕的特征开始脱离中原石雕的特性,进而呈现 清秀的灵气,形成了独具鲜明特色的南派石雕。该时期, 在我国福建仍然保留了具有精妙艺术风格的一些建筑,具 有精湛技艺的能工巧匠也开始向厦门、台湾等地区输送石 雕作品,从而壮大了整个石雕的产业链。自此以后,惠安 石雕走出国门,面向海内外。 (四)石雕产业繁盛期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各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石雕 企业也开始采取中外合资、独资、自营等多种经营模式, 使得整个石雕行业进入发展的繁盛时期。在福建省惠安县, 石雕产业一度成为该地区产业最大、最具有特色的行业, 不仅推动了石雕专业技术人才的队伍发展,也使得惠安的 石雕工具得到了变革,开始采取国内国际的先进生产水平, 促进石雕产业走向智能化的生产方向。 三、惠安石雕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措施 (一)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方式 石雕产业要实现转型和升级,必须采取多元化的发 展方式。一方面,当地政府要提供好的发展平台,出台 相应的政策,鼓舞石雕企业与文化、旅游、建筑等行业 进行融合以发展产业链;另一方面,石雕企业应当把握 市场机会和市场规律,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主动完成 石雕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另外,也要从文化、技术、生产、 经营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为石雕产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 的力量。 (二)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形象 石雕产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要打造自身的文化 品牌形象。一方面,石雕企业要打造石雕特有的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石雕的制作成品要体现出特有的景观、地方特 色、民俗等,从而形成独特的石雕文化,以便树立石雕的 文化品牌形象。另外,也要宣扬石雕艺术品的匠心精神, 提高石雕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品牌的竞争力。
(三)融入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 石雕产业的发展与升级,还必须与现代化的科技进行 融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石雕的生产与发展也应 采取最新的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石雕的成品品质。 例如,可以开设石雕 VR 体验馆,开发石雕 App 软件, 借助多种平台进行石雕推广等,不断借助高科技技术扩大 石雕的产业链,从而推动石雕的发展与升级。 (四)完善石雕产业的保护传承机制 石雕产业在发展的同时,还应当继承其特有的优点, 使其具有现代化的流行元素的同时,又具有丰厚的历史文 化底蕴。一方面,要保留石雕生产的重要工艺;另一方面, 要完善石雕产业的保护传承机制。可以通过与文化大师工 作室或相关机构进行合作来开展石雕工艺的培训,从而打 造石雕艺术的人才队伍。 (五)保障石雕产业环境达到标准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众对生活、工 作与旅游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石雕产业生产环 境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对身心健康的追求,因此,需要政 府相关部门与石雕企业共同努力,制定出适合当代生产的 石雕环境,可以引进新的高科技机器来生产,减少环境污 染,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另外,还可以通过石雕文化旅 游来推广石雕,打造石雕观光工厂、展馆、文化馆等,让 游客喜欢上石雕文化,在推广石雕的同时,也优化了石雕 的整个生态环境。 总之,惠安石雕因其独特的雕刻艺术、高品质的材质、 高端的加工工艺以及巨大的出口量而闻名于世,但随着近 几年社会经济的下滑,惠安石雕的产值受到影响,其发展 受到了制约。因此,如何让惠安石雕进行有效的转型与升 级是当下石雕企业和当地政府共同面临的问题。希望通过 本文的分析,对于石雕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 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卢伟榕 . 现代艺术与惠安石雕造型探讨[J]. 神州(上旬刊),2018(26):34-35. [2]杨永军 . 昌乐传统石雕工艺的传承发展思路探 析[J]. 科技视界,2017(10):187. [3]李陆陆,刘慧 . 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社会的变 迁:以大足石雕技艺为例[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6(13):5. [作者简介] 杨培祥,男,1997 年出生于中国石雕之都惠安。现 为助理工艺美术师。师从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庆聪。惠 安石雕技艺传习所成员。
最后提出了惠安石雕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具体措施,促进了石雕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文化品牌形象的打造,完善了石雕文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杨培祥 . 福建传统工艺惠安石雕产业发展历程研究[J]. 天工,2020(6):120-121.
惠安石雕是福建省惠安县地方传统美术,其雕 琢技艺精湛而独特,在我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 置,其石雕的成品应用也非常广泛。但是,在以往 的书籍记载中,相关的资料并不十分详细,并且研 究的资料并不完善。在现代对惠安石雕的研究中, 减少了对石雕的历史变迁历程的研究,而增加了其 在社会上的作用和发展状况的研究。现以产业发展 的视角来探索惠安石雕发展的变迁历程,从而为其 转型和升级奠定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