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这张照片拍摄于日本山口县长门市油谷町,所显示的墓碑便是著名的安倍家族墓。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墓碑所用的石材与许多日本墓碑一样,源自中国福建省惠安市,这里被誉为“世界石雕之都”。不仅是墓碑,安倍家族成员去世后的棺材、牌位以及骨灰盒,全部都是中国制造,毫无例外。甚至在日本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日本面临严重的老龄化,每年有150多万人去世,其中超过70%的人生前从未踏足过中国,但最终却是中国制造陪伴他们走完最后的旅程。
尽管以下这段话听起来可能让日本人感到有些不自在,但它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随着日本社会的老龄化逐渐无法逆转,成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殡葬业也成为了日本为数不多的增长行业。对于这样充满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的行业,中国资本自然不会错过。”
火葬场便是中国资本入驻的一个重点领域。目前,东京的火葬场中,已有超过60%被中国财团所控股。尤其是安倍晋三不幸在今年8月中枪去世后,在由中国财团控股的桐谷火葬场进行火化的消息,瞬间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调侃道:“安倍晋三一生警惕中国,恐怕未曾预料到,最后送他走的,竟然是中国制造。”
中国资本介入日本火葬场之后,对日本火化行业进行了深度评估,发现了不少问题。首先,日本的火葬场硬件设施过于陈旧,未能引入更新的技术;其次,火化过程过于依赖人工操作,缺乏足够的自动化,使得单位时间内的火化效率较低;最后,现有火葬场的规划严重滞后,无法满足日本老龄化社会日益增加的去世人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投资者提出了升级设备、引进全球最先进火化技术,并通过提高火化效率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火化人数的解决方案。日本社交平台甚至调侃道:“为日本人送终、殚精竭虑的,竟然是中国人!”
随着中国资本的涌入,山东省和福建省成为了向日本提供丧葬用品的两个主要供应地。许多中国人听到以下数字可能会感到惊讶。如今,日本90%的棺材、80%的牌位和60%的骨灰盒,几乎全部由山东省的一个县——曹县生产。二十年前,曹县仅有五六家从事棺材出口的企业,但随着日本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对棺材的需求大幅增加,曹县的棺材产业迅速壮大。如今,曹县有超过百家的棺材出口企业,其中80%的棺材出口至日本市场。除了棺材,牌位和骨灰盒也成为了曹县的支柱产业,而这些产品无一例外地面向日本市场。安倍国葬时,安倍夫人安倍昭惠手持的骨灰盒,就有分析认为它可能是中国制造。如今,在日本,找到一具不是曹县生产的棺材、牌位或骨灰盒,几乎比找到一个非中国选手的奥运乒乓冠军还要困难。
在日本,丧葬过程中的最后一环便是墓碑。此时,福建省惠安市便成为了关键玩家。如今,超过80%的墓碑在日本都是来自惠安市。惠安市是一个人口不到70万的县级市,却几乎承包了日本90%以上的墓碑市场。数年前,由于惠安县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曾一度导致日本部分地区无法按时下葬,可见惠安制造的墓碑在日本的重要性。
惠安市能够占据如此巨大的市场份额,得益于两大优势:一是惠安的石雕工艺堪称世界一流,满足了日本人对墓碑雕刻的高标准需求;二是惠安的墓碑定价远低于日本本土生产商的价格。曾经,日本本土的墓碑价格大约为3000美元,而惠安的墓碑售价仅为1000美元,甚至更低。低价策略直接导致日本墓碑行业的本土厂家几乎“灭绝”,最终,惠安成功占据了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今天,中国制造已逐步为日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丧葬一条龙”服务。尽管这个事实有些让人不悦,但确实是中国对日本殡葬业的影响日益深远,成为了中国海外投资和出口的一项重要商机。
市场研究机构普遍认为,未来五年内,日本殡葬产业将保持年均30%的增长率,发展潜力巨大。这一预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有力的数据支持。从过去几十年日本常住人口的死亡率表格可以看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死亡率一直在迅速上升。今年1月至3月,日本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万8630人,增幅高达10.1%。一则日本网站的热门留言正好反映了这一现实:“尽管七成以上的日本人从未去过中国,八成以上对中国抱有警惕,但他们却无法逃脱一个事实——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程,最终是由中国制造送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