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石雕的艺术魅力就是在静止中表现一种动态的韵律。石雕艺术的分类方法也很广泛,从使用功能上可以分为宗教石雕、陵墓石雕、建筑石雕、居民石雕等几种。
一、四大名窟:即被并称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二、石塔经幢:塔,又叫佛塔,是集建筑艺术和石雕艺术于一体的经典建筑。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镌刻经文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唐代经幢形体粗放、装饰简单,宋金时纤细而华丽,宋金后趋于消失。作为重要的宗教纪念性建筑物,石经幢形式也渐淅变得多样和复杂,更加具有观赏性,雕刻也变得日益完美。石经幢的结构一般分为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有的也会以须弥座与仰莲作为最底层的基座承托幢身。我国现存的经幢多为石质,铁铸的不多见,一般有圆柱形、六角形和八角形。幢身刻有陀罗尼经文,基座和幢银川海宝塔顶还会雕饰花卉、云纹以及佛、善萨像等。
三、佛像:佛教传入中国后,发展十分迅速,并且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大量的石雕作品中,佛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例如释迦牟尼像、菩萨等,他们的造像显得亲切、庄严,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所选石材多为大理石,具有经久不衰、不易风化、耐腐蚀、保存时间长等特点。
四、香炉:香炉是石雕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位于寺院、坛庙的佛殿前,具有明显的宗教作用。石质香炉基本的形态是圆形炉身,炉身铸造两耳,下面还有三足支撑。炉身也有装饰,使香炉看上去更加漂亮。
我国自古重视丧葬礼节,一些帝王、贵族在死后都会讲求厚葬,所以陵墓陪葬品非常丰富,这其中也包括了许许多多的石雕作品。陵陵墓中的石雕作品包括墓里的浮雕作品,墓外的石人、石马、石狮子、石瑞兽、石雕佛像等,这些石雕作品都是当时的石雕艺术的真实反映,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石雕成就。
一、石门石窗:石门因为建筑不便,所以使用不广泛。同样,石窗的应用也并不普遍,大多数被用在了园林建筑中,所以石窗在平时不多见,但是在园林构景中的作用却非常突出。
二、抱鼓石:抱鼓石原为门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是门墩的一种,现代建筑学又称之为“门枕石”。在中国老式住宅四合院中,抱鼓石建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些老式建筑中,比如如四合院、老宅子的门框立柱两侧、栏杆两端,都可以看见成双成对、上刻花纹图案的抱鼓石。抱鼓石的外形分为鼓形、狮子形、箱子形和柱子形四种。
三、夹杆石:亦称“夹柱石”“抱柱石”,在古代建筑中只有木牌楼才有夹杆石,是其所特有的重要物件件。夹杆石和抱鼓石一样,主要起起到稳固楼柱的作用,但它要比普通的抱鼓石高一些,是围夹在版楼立柱、旗杆下端的石制构件。
四、栏杆:石栏杆在市政、水利、公园、园林等建筑中非常多见,这些石栏杆美观大方,在望柱头上雕刻着小石狮。石栏既可以烘托气氛,又能够给风景分层,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美观、时尚、环保、不变形。
五、牌坊牌楼:牌楼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景观,是将中华文化和建筑融为一体的传统建筑。一开始牌楼建筑是木石结合,但是由于木质结构容易损坏,因此到了近现代,石牌楼成为主流。除了石牌楼,石雕牌坊也是大型的石头修建的建筑,是一种装饰建筑物。石雕牌坊结构匀称和谐,并且整体造型美观大方。牌坊一般选用纯色的汉白玉进行雕刻。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等,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分为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等,按照照形成原因也分为自然园林和人工园林等。这些大大」小小的园林分布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一个个文化圈和旅游风景带,促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园林中,石雕艺术的应用更具有艺术性和创造力。石灯、流水小品、石桌、石凳、石墩等都是非常著名的景观作品。
灵兽的定义很宽泛,一般认为是与众不同、能力特殊、具备灵性的兽类。中国的灵兽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有麒麟、貔貅、餐餐等,也有“龄凤龟龙”四大灵兽之说,总之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分为墓碑和石碑,其中石碑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用于历史悠久的寺庙建筑中,刻记与寺庙等建筑有关的人事,和经幢等作用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