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7月26日清晨,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的少林寺突然传出惊人消息:方丈释永信被有关部门带走接受调查。
有媒体检索发现,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个人账号定格在2025年7月24日清晨6点58分。
其次,凤凰网电话采访寺院其他僧人,回答都打了官腔:等官方信息。这种回答几乎等于默认了传闻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释永信的身份远非仅限于“少林寺第30代方丈”。他掌控着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名下拥有18家公司,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他个人持股比例高达80%。
2022年,他控股下的一家新成立公司“河南铁嵩数字科技”,以4.52亿元拿下郑州一块商用地,准备搞个集“演出、酒店、商业”为一体的大项目。这并非是传闻,而是实打实的公开信息。
一个和尚,拿着香火钱摇身一变成为地产商,这背后的推手是谁?谁在暗中相助?谁在分钱?没人敢问,也没人能问。
值得一提的是,正因为如此庞大的经济利益,少林寺和嵩山景区管委会因为门票分成积怨已久,曾多次对簿公堂,或与这个有关!
目前,少林寺景区成人门票价格为80元,儿童门票为40元。根据少林寺与嵩山景区管委会达成的协议,双方需按比例分成门票收入,但管委会似乎并未完全履行承诺,造成双方多次对簿公堂。
少林寺和管委会的纠纷主要源于2009年签订的协议,约定由嵩山管委会统一管理嵩山少林寺景区门票的经营业务,少林寺从每人次100元的门票中分得30元,管委会需按月支付。然而,从后续发展来看,管委会似乎并未履行承诺。但是少林寺除了门票,还有多种路径赚大钱。
众所周知,除了门票收入外,寺院还拥有大量的香火钱以及善男信女的慷慨捐赠。同时,寺庙还会售卖祭祀物品、文创产品、举办文旅活动以及开展祝祀法事等活动,这些都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
早在2014年9月,嵩山少林寺塔林围栏外就曾发生过一起僧人拉横幅讨说法的事件。几名穿着僧衣的男子拉着横幅质问“少林寺门票70%去哪了”,向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讨要说法。面对质疑,管委会一位领导的回应颇为经典:“少林寺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少林寺早在2013年年底就把嵩山管委会告上了法庭,少林寺方称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0月,管委会共拖欠寺方将近5000万元的门票款,由于涉及宗教官司比较敏感,一直低调处理,后续外界很少知道。
嵩山管委会具体拖欠少林寺多少金额,目前不得而知,但是在十余年前(2011年至2013年)管委就累计拖欠门票分成款约4970万元及违约金232万元,照此推算,应该几个小目标是有的。该案于2013年12月由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截至2014年9月尚未显示有开庭审理记录。
其实,少林寺和嵩山管委会的恩怨由来已久,1992年,登封政府在少林寺东1000米处修建了“天下第一名刹”石牌坊,并在该处卖票10元一张。而僧人则在少林寺山门处同时卖票,每张8元。
1994年,少林寺妥协不售票,门票权回到政府手中,政府从门票收入中按比例分给少林寺一部分。负责少林寺门票的登封政府后将少林寺周边的百鸟林、十方禅院、少林寺武术馆等纳入少林景区门票。门票价格从10元升至40元,政府从每张门票收入分成10%给少林寺。2005年,政府加强投资,票价提至100元。
首先少林寺所占据的土地是公共性质的,当地政府先后投资了数亿元对其进行改造,周边的配套有了明显的改善,所以政府肯定是有权利占据大部分收益的。然后,双方既然有约定门票分成,那就应该履行协议,而不是一句“你们出家人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就违背契约精神。
近些年来,和尚腐败的丑闻屡见报端,人们对于佛门清净的憧憬也经常折扣打分。关于释永信,其实这些年的传闻不断,我们来了解一下事件经过。
2015年,少林寺弟子释正义公开举报释永信,涉及多个问题。释正义举报释永信的问题如下:
第一,释永信向释延鲁索要700万。释延鲁使用少林寺房屋开办武术班,还有培训基地,释永信向他索要200以及豪车等。
2017年,经过调查,当地回应释正义举报的问题有误。并对各项问题举行了回应,其中,释永信有情妇和私生女的问题,回应称韩某恩是尼姑释某某的养女。还有其他问题都经过调查,没有证据证明释永信有什么问题。
尽管如此,商业化的少林寺仍然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桩桩件件的事件都在世俗与佛法的间隙中引发争议。这位传说中的“佛王”既名满天下,亦谤满天下。至于释永信是否真的被带走接受调查,还需等待后续报道的进一步证实。如果真的被带走,那么或许意味着他真的面临着重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