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1914年2月10日,北洋政府与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签订了《中美合资创办石油公司合同》,约定由美孚石油公司派出专家,组建“筹办全国煤油矿事宜处勘矿测量队”,前往陕西省延安府、直隶省承德府附近地区进行地质勘查与钻探。
美国地质学家菲德克·克拉普(Frederick G. Clapp)身为美孚石油公司所聘专家,于1913年12月先期抵达北京,次年2月下旬前往秦皇岛,再转往直隶建昌(今辽宁凌源)周边考察,得出石油无开采价值的结论,返回北京后,中美双方商定前往陕西勘探,分为两路,其中第一路由马栋臣(克拉普的中文名)率领由北京出发,经直隶张家口、怀安,再由山西岢岚、阳高、天镇、应州、宁武等处入陕,最后经河南往武汉,再乘船前往上海转回天津。
克拉普在华考察期间,除了拍摄山川地质照片,其极高清的相机,也为百年前的中国留下了珍贵的风光人文瞬间。
经过近一年的石油勘探,克拉普结束了中国考察任务,返程后他回到天津寓所休整,最终在1915年2月完成了《陕西地质调查总报告》,本篇照片是在北京城、明十三陵所拍。
1、在克拉普所拍摄的照片中,这张拍摄于一处火车站,一群人举着旗子站在栅栏外,等着接待乘客,由于他没有注明地点,经过仔细辨认,旗上有“石庄”的字样,应该是京汉铁路的沿途城市石家庄,令笔者百思不得其解,按照此前分析,克拉普结束陕西考察,是进入河南境内,搭乘火车前往武汉,再乘船沿江到上海,那么到石家庄的路线是从何而来?期待读者朋友们分析指正。
2、在北京的城墙上,克拉普给一对外国夫妇拍摄了站在步道上的合影,宽阔而高大的城墙见证了古都曾经的辉煌,可惜这些如今都已经消失。
3、克拉普站在城墙上,往城内的下方拍摄,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前方冒出不少西式建筑,可能是当时的使馆区。
放大细观,一处临街的院子,开着大门,不少人聚在门前聊天,一位人力车夫拉着走过,阳光正好,看样子是在春夏之际,院子里还有两匹马歇息。
4、克拉普在前图城墙上的位置前行,拍摄的位置快接近角楼,下方的道路很宽敞,人行道和栽种的行道树,很有现代的感觉,中间是一条深沟,两侧的道路汇集到一处城墙门洞出城。
5、克拉普在北京期间,前往北海公园游览,岸边青草茂盛,远方的琼华岛上,白塔高高屹立。
6、几对西方人夫妇正在进入北海公园的一处廊阁,女士大多穿着白色的礼裙,戴着帽子,看着装应该是春夏之际。
7、在团城旁的岸边,岛崎役治往琼华岛的方向拍摄,那座三曲折的石券拱桥是著名的永安桥,因琼华岛上建于清雍正年间的永安寺而得名,照片中有一位侍卫站立着斜看远方。
8、克拉普一行走过永安桥,停留在积翠牌楼下,让同伴站在大石狮旁,拍了这张对比的照片。
10、在琼华岛的高处,院墙的石块已经露出本来面目,年久失修的圆孔墙门,木头的漆也早就掉落,从门中往外看,远处的北京城楼彷佛在画中。
11、在琼华岛的最高处,克拉普拍摄了北京城的远景,下方的永安桥横跨在太液池上,细观桥上,不少游人经过,那时的北京空气较为通透。
12、离开琼华岛,克拉普在北海公园的西北角,进入了阐福寺参观,他拍摄的这处千手千眼大佛,全为楠木雕成,曾经镶嵌了众多珍宝,可惜珍宝被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掠夺,照片拍摄后的岁月里,大佛不幸被火烧毁。
13、离开阐福寺,克拉普前往华藏界,这座牌坊上方的匾额正是:“华藏界”三个大字,这是佛教对莲华藏世界的简称,认为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毗卢舍那佛净土之名。
14、这座北海公园知名的九龙壁,是大园镜智宝殿的山门,也是真谛门前的照壁,修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的公元1756,两面有琉璃砖烧制的红黄蓝白青绿紫七色蟠龙共18条。此庙1900年被烧毁,重修后在克拉普拍摄的这张照片4年后又遇火,如今只剩九龙壁,
15、克拉普拍摄的九龙壁细节图,如此精美的琉璃龙,见证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博大精深。
16、克拉普携夫人来到了昌平的明十三陵,这座大石牌坊,为汉白玉构件,辅以精美的石雕,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石牌坊,建于明嘉靖十九年的公元1540年。
17、克拉普在远处又拍摄了和上图同一位置的照片,他特意让四名轿夫抬起妻子海伦-克拉普,以与这座宏大的建筑进行对比。
18、走到大牌坊前,克拉普给坐在轿子上的妻子拍摄了近影,从轿夫穿的棉衣棉裤来看,时间应该是1915年2月间,虽然当时民国也已经建立四年,有轿夫的头上还盘中辫子。